http://udn.com/NEWS/LIFE/LIF6/4015065.shtml
![]() | ||
| ||
日本人不喜歡油膩膩的感覺,因此,日本商人就研發出毫不油膩的止汗劑,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這造成了日本任一品牌的止汗劑都是清爽不膩的。 一位掌管亞洲市場的總裁告訴我,向日本人交代事情,對方說「聽懂了」,執行出來的效果,會比他預期的更好。同樣的專案,他叮嚀中國人,中國人也說「聽懂了」,結果卻是七折八扣的。 想像得出,這位總裁與日本人的共事心情,會較為信任、輕鬆無慮。但與中國人共事,聽到再多的「沒問題」,心情多少還是忐忑不安。 職場上,不管位階高低,我們都需要為事業加分的貴人,也會希望遠離為事業帶來減分與傷害的小人。 當身邊充滿了助你一臂之力,還能替你看得更遠更深的人,代表你貴人很多。 當周邊都是一群做完工作,還需要你花更多心力去收尾;甚至等著你犯錯以便公開這些糗事,設下陷阱讓你犯下大錯、工作不保的人,就表示你犯小人。 論命時,常會提示「多用幾年次的貴人,盡可能避免與幾年次的小人有太密切的合作」。這樣的解析,的確能幫當事人做事與用人時,發揮實際的加分效用。但有一項更突破的助力,是光分析命盤也無法幫上忙的,那就是當事者的包容度。 分析同事共事的吉凶時,有一種「好壞都進來」的現象,亦即該位同事兼具加分與減分的作用。 觀察很多人聽到分析後,會在第一時間搖頭不用這樣的同事。只有少數的人會斟酌怎樣巧妙運用這樣的下屬。 經驗告訴我,珍惜對方的加分與貢獻,但也直接和對方溝通他的缺點,請他改進,經過多次的提點,有時真的能使對方修正缺點,進而增加貢獻度。 當然,萬一對方「牛牽到北京還是牛」,還加劇成了「北京牛」時,在人才難尋的今天,至少還能用到對方的效能。 職場共事緣分,有時不是三年五載而已。如果在第一時間發現對方缺失,就提出要求、不斷地磨平彼此的疙瘩,會是比較減低對方負分的改善作法。 有些主管會讓自己帶著「下屬笨,我歹命」的心情走在職場路上,其實,最忐忑不安的受害者,還是自己。 (作者是元策公關行銷、matchwell麻雀餵了諮詢網負責人,網址:http://www.matchwell.com.tw) 【2007/09/16 經濟日報】 |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管理實務》求職三味
http://udn.com/NEWS/FINANCE/FIN11/4020312.shtml
![]() | ||
| ||
面談(interview)就是要面對面看得見(view),看到彼此(inter)。看過精心準備後的履歷表,見面時聞聞「味道」,就是面談。 作為總經理,我其實沒有太多面談經驗。因為履歷表打字不工整,或錯別字太多的應徵者,已經被人資部門刷掉了(但不幸的是,這樣的求職者真多)。能夠通過人 資部門嚴格把關的應徵者,便會進入用人單位面談這一關。這時候,求職者往往被主管滔滔不絕的口水淹沒。在快要窒息的時候,記得吐出求生通關密語:「這是我 聽過最精闢的觀點。」 到了我這裡,通常已經表示擔任重要職務有望了,但是馬上要面臨生不如死的考驗。我喜好逼問與嚴刑拷打職場經歷中最不堪的一面。 例如,過去職場中最不值得提的事情是什麼(哪壺不開,我就提哪壺)?事業生涯中有過什麼錯誤?捅過多大的漏子?前因後果為何?學到了什麼經驗? 應徵者在別家公司繳過的學費,本人要加以回收。而且我用人喜授權,因此對方的善惡都必須掌握。 面試者通常抱著找飯碗的態度來面試,未談先卑。如果找的是傭人的工作,低頭彎腰,眼睛不直視面試官,開口必稱「報告」,倒也無傷。但若要找一個可能要貢獻一輩子青春的工作,就要準備問題,有備而來。 你總有一些很關心的問題吧?(別急著問薪資福利,也不要只問為什麼離你家最近的那一家大潤發麵包不好吃)。就有應徵者問過我:「大潤發的西瓜吃到皮可以退的退貨政策,我測試了幾家店都不是這樣,請問總經理,你只是說說嗎?」 點出應徵公司理念與實際表現間的差異,需要勇氣,對這種人,我是欣賞加欽佩。若能問出:「大潤發的自有品牌商品與其他競爭者的定位不明顯,因為…」這麼專業用心的問題,而沒被錄用,大概是暫時沒缺,或是面談主管當天心情不好,跟你的能力不相配。 應徵的職務越高,越要說出自己的想法。如果因而沒被錄取,也要感到慶幸,因為這家公司可能不適合你。 不卑不亢,真誠直接,深入專業,這三個求職者的味道,聞得出來。 (作者是大潤發總經理,本文摘自培生出版《面試前一天必K》) 【2007/09/20 經濟日報】 |